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陈淮:别小看了降息对楼市的作用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        浏览:
所谓救市的说法,是把美国对它的金融市场的一些措施的概括。用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我看不出有任何救市的含义,我国中央政府加大对廉租房这种保障性用房的政府投资力度,支持那些迫切需要改善住房的中低收入群体优先改善住房的政策,都是支持老百姓优先改善住房这个基本需求层面的,没看出有哪条放松了对奢侈性需求的约束,没有一条鼓励投资性、投机性的需求,没有一条减免了房地产商、开发商的金融责任、风险责任,所以我不认可救市的说法。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宏观调控,就是负责总量平衡关系的政策,供不应求的时候,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需求。供大于求的时候,我们要刺激需求。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可能要抑制一下需求,使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尽量达到一个平衡。让老百姓更便宜地买房,怎么能被认为是维护高楼价呢?这个逻辑怎么能建立起来呢?

    金融专家别自己吓唬自己,同样的金融危机,美国什么症状不一定中国也是什么症状,美国的问题是他欠别人的钱太多,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中国的问题是别人欠我们的钱太多,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两房债券以及我们不断膨胀的出口产业的应收账款。面对风险,务必弄明白这一点。

    另外,也别把当前中国房地产面临的问题估计过大。我给你打个比方,有一个大家庭,兄弟很多,老大一年前买了股票,老二买了基金,老三买了黄金,老四买了美元,老五买了QDII,老六炒期货,老七干脆存了一批石油,老八买了房子。现在,八兄弟中谁是最幸运的?不还是买房的相对幸运一些么。

    所以我们不要把国内的楼市说得那么岌岌可危。的的确确,最稳定的市场可能是最后风险的集中爆发点,我们恰好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取了多方面财政的政策、货币的政策以及鼓舞消费者信心的政策,以化解这个风险集中度。房地产业就是有风险,但是问题在于,如果风险的所有参与人都担一点,就没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坏了,就把这个人压死了。

    金融专家是不是意识到了,我们通过绑架消费者信用,把开发贷款的风险加到购房人头上了,现在购房人头上担上浮动利率的风险、未来税收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