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全国 >> 新闻详情

新型城镇化的辩证法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人民网        浏览:

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都将新型城镇化视作焦点。虽然这不是新概念,但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运动,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三个1亿人”的目标,还是顶层设计的出台,始终吸引着中外舆论的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中国方案”,既要有理念先进的规划,也要有水平高超的执行。

采访中记者发现,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问题,需要有一些辩证思维。

要考虑城市,也需考虑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事实上,当下已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他们基本上不会回农村,却没有进城落户,这很容易导致耕地空置、乡村空巢、产业空心的"三空”现象。如何妥善处理,考验施政智慧。

要考虑数量,也需考虑质量。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将农村人"挪”进城市,而是要让大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政府应当尽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进城新市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找到稳定工作,在城市里拥有自己温暖的家。

要考虑大城,也需考虑小镇。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着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镇难以留住人。未来,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引力,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这些地方疏散转移。

要考虑当下,也需考虑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城镇化实施的水准和结果,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要求我们放远目光,多为未来着想。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然,要做好新型城镇化,还有许多方面要考虑。比如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应当鼓励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应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等。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