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曹建海:三大因素不支持房价上涨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

当全世界的房地产市场还处在低迷之中,中国的楼市似乎已经率先苏醒。随着房价的逐步回落,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为拯救房地产市场,在税收、信贷、入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房地产的成交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房价的下跌也呈明显减缓的态势,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那么,究竟是楼市全面回暖,还是下跌过程中的短暂反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判断的问题。

尽管房价在货币大规模投放之后,可能出现反弹甚至上涨的行情,但房地产过剩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形势等因素,均不支持房价上涨。

首先,房屋供求格局不支持房价上涨。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刚性需求是导致中国城镇房屋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命题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住房不存在价格弹性。实际的情况否定了这个命题。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累计增速明显超过同期竣工面积累计增速,2008年12月商品房竣工面积远远超过当月销售数量,商品房积压形势日益严峻。

第二,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不支持房价上涨。

在国际上,房价和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合理比例是3~5倍,一般的上限是5倍。美国在1980~2000年时全国中位数房价/家庭收入比值一直稳定在3倍左右,只是在2001年以后才有所上涨,但最高的2006年也只有4.6倍;而中国目前这个比例大约在12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居民家庭12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才够支付一套房子。这远远超过了公认的合理比例,住房的消费、住房的购买也透支了很多购房者的其他消费。所以,即使通过信贷投放炒高了房价,但由于最终的消费者没有能力支付,房价回落将势成必然。

第三,经济增长形势不支持房价上涨。

目前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工业品出口衰减呈腰斩之势;国内收入严重分化,绝大部分人缺乏消费扩大能力。在出口和消费不振的条件下,试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后果难料。因为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包括投资增长)的最终动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国城镇房地产价格水平还有40%到50%的降价空间,谷底可能存在于两年之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