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商业地产 >> 新闻详情

经济评论:当用“情势变更”原则减免灾民房贷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新华网        浏览:
 地震毁坏的商品房按揭贷款,是否还要灾民继续偿还?此前,各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均表态,贷款不可能"说减免就减免”。据银监会的通知和解释,灾民确有证明无财产可供还款的,可将其商品房按揭贷款认定为呆账,但"监管层不能要求银行完全免除房贷损失”,"银行核销呆账仍须遵循商业原则”。(5月24日《新京报》)

    所谓的"商业原则”到底指什么,根据有关方面"仍然”、"商业”的措辞,可概知其意:一是在基本原则上,震毁商品房的按揭贷款仍然坚持"人在债在、欠债还钱”的商业铁律;二是如果客观上确实不能收债的,则沿用金融业通例,视作呆债予以核销。言下之意,灾区商品房按揭款要不要偿还,不在于房屋是否毁损,而在于业主有无偿债能力;若业主有其他财产可供还款,即使原商品房烟消云散,按揭债务并不息止。

    上述处置思路,基本称得上金融业在正常情况下的"商业原则”。但是,"人们提到原则,乃是因为有例外的存在;而在例外情况下不必遵守常规,这本身也是一项原则”。从各种情况看,汶川大地震都不能当作通常状态。对灾区受损特别是全毁的商品房,其按揭还款必须牢牢把握"非常情势”和"公平合理”这两个关键词,决不能固执和简单地套用正常状态下的一般处理模式。

    事实上,在"欠债还钱、呆账核销”这层"商业原则”之外,还通行另一个国际商业原则,即"情势变更原则”。所谓"情势变更”,是指因当事人不能预料、不能避免亦不能防止的客观情势变化,使合同的履行基础不复存在或者权利义务显失公平时,一方当事人可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举世公认,地震属于典型的情势变更事由。

    情势变更,与其说是法律原则,还不如说是现实选择。如果对震前震后发生巨大变化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予必要变通,灾后重建的居民和企业很难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快速奋起,更何况震毁商品房归于功能性全损,其原有按揭款将成为一笔失去合同标的、履行不再具有合同意义的合同。

    对因情势变更而改变合同义务,在许多国家的商事法律中有普遍规定。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虽然未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