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这组楼市数据的公布是一场"及时雨”。像我等不太懂经济更无法预判楼市走势的人,近来被某些经济学家的"拐点论”、"救市论”糊弄得一塌糊涂。就在上周六某房地产论坛上,经济学家赵晓对于目前中国楼市给出了最悲观的看法:"楼市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搞不好就是第二个股市。”够危言耸听吧?实际上,近一年来,持这种观点并大声疾呼政府救市的经济学家不乏其人,虽然他们所说的"拐点”、"暴跌”、"断供”等与我们日常所见所闻大相径庭,但说的人多了,而且都是经济学家在那里说,我们便不得不将信将疑。
好在国家有关部委公布了楼市相关数据,拨开了笼罩在心头的疑云。这个时候,我宁愿相信这些数据,而不愿相信某些经济学家的论调,因为这些数据与我们大多数人的切身感受相一致。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大声宣扬"救市论”的某些经济学家,面对这组楼市数据该作何感想?有没有觉得有点尴尬?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经济学家的"救市论”据何而来?是调查研究不够导致判断失误,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抑或是出于某种不为人知、不足与外人道的目的,而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误导公众?至少有这样一个事实值得关注:这些经济学家的"救市论”与房地产商的意愿高度一致,而且他们大多是受邀参加某个房地产论坛时,发表此番高论的。
深圳等少数城市的房价确实在下跌,但那只是个别城市,并不影响中国楼市整体上扬的大格局。大多数城市的房价确实出现了涨幅放缓的趋势,但这只是涨快涨慢的问题,而不是上涨与下跌的问题。房价涨幅放缓乃至房价下跌,在我等承受着高房价之苦的平头百姓看来,不过是楼市回归理性的开始,或是楼市泡沫破灭的前兆,或是房地产商暴利缩水的表征,或是普通百姓买得起房的希望所在,尽管这种希望看上去依然那样渺茫。
可怜那个经济学家徐滇庆,打赌打错了地方,偏偏拿深圳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