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全国 >> 新闻详情

迪拜危机引发的思考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        浏览:

 美国《华尔街日报》全球投资心理依然脆弱

   迪拜所引发的恐慌根源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投资者心理依然脆弱。

   迪拜所面临的挑战早已广为人知,而且至少已经持续了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迪拜的债务就被认为是众多国际问题之一。迪拜之所以可以欠下巨额债务,原因在于大部分投资者认为油价将保持145美元/桶,迪拜将继续前些年房地产繁荣的景象。

   被广为称道的迪拜发展模式所依靠的资金库来源于石油以及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信心。正是在这种信心推动下,迪拜出现了人造岛、沙漠中的滑雪场以及一些世界最高建筑。这种信心也推动外来投资进军包括奢侈品店在内的各个领域。

   迪拜的繁荣在于投资者看好阿拉伯人的精明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具体表现即为"只要建就有人来”的思考模式。

   迪拜的讣告写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成为又一个信心过度膨胀的符号。不过,迪拜是包括了阿布扎比与沙迦的阿联酋的一部分,而他们拥有迪拜所缺乏的石油财富。

   当迪拜的统治家族沾沾自喜时,隔壁的酋长们会面带愠怒;不过,迪拜无力偿还债务时,他们会冲过来,带着"我早就告诉过你会这样”的训斥和巨额的石油美元。如果真的存在"重要得不能失败”的例子,那就是迪拜了。迪拜与其援助者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无论如何,迪拜是一个重要的银行业、金融业与房地产开发业的中心,它不可能就此安静消失。

   全球市场的恐慌暴露了一种脆弱的心理状态,这是非常有害的。即便迪拜走向最糟结果——完全违约——也不会是全球性灾难。虽然800亿美元不是笔小数目,依然比美国政府救助AIG的资金少1000亿美元,更何况其债权被分割成了无数份。

   那为什么市场会做出如此反应?简单的答案即是恐慌,全球投资者会间歇性地反应过度。不过,令人不安的是还有另一种回答:处在欧美和亚洲传统金融中心的投资者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并没有因为去年的金融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