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大学生创业的“软肋”

杭州写字楼网    来源:        浏览:

历时一年的昆明理工大学首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前不久落下帷幕,这是云南省高校首次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当时,学生们对大赛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近2000名学生组成的各种模拟公司,向组委会递交了165件作品,并在初赛和复赛阶段参加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分析、风险投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然而,让人觉得与拥有技术优势的理工类大学生身份不符的是:在本次大赛收到的165件作品中,研究开发类作品只占13.9%,生产制造类占25.5%,而管理服务类却占到60.6%。引起争议较大的是一项称为"母婴之家服务中心”的创业计划。该中心的服务方向是:"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个性化的月子服务”。目的是:"缓解社会下岗再就业问题,以积极健康的主流理念引领家政服务行业蓬勃发展”。但令专家们疑惑的是,该项计划的负责人竟是一名来自通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决赛中,不断有专家频频追问这位负责人,为什么要设计一个与自己专业毫无关联的创业计划?为什么没有把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引入该计划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大赛执委会专家评审组组长、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博士导师杨保健教授说:"本来,这个项目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一个国家培养多年、具有高层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不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吗?”

无独有偶。《解放日报》2003年8月15日报道:大学生创业看上婚介所……婚介所对于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明显的不适合。一是所学专业用不上,二是所需要的社会阅历没有。之所以大学生创业看上婚介所,原因就在于门槛较低,"见效快”,功利色彩太强。

大学生创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最热门的话题。然而,大学生创业却鲜有成功的例子,相反,失败者倒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有资金欠缺、市场经营不利、政策支持不到位等等。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功利化色彩太强,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背本逐末,克长扬短,这样的创业不失败才怪呢。

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核心能力是企业成长并获得市场比较优势的本质因素。创业者要获得核心能力,首先就应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或项目进行开发。杜邦公司因开发尼龙等纤维品而一举成名,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公司长期在纤维品染色方面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