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是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的重要时刻。编制怎样的规划,不仅对灾区城镇和乡村的重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川西以及甘肃、陕西相关地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是非常顺利的,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进度快。外国人看了都很惊讶。二是热情高。部队官兵、对口支援省份以及当地的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三是保障充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举全国之力,除了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捐款之外,还开展了一个省市对口支援一个灾区县的重建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灾发生之后,没有一次是如此有系统地组织全国对灾区进行支援的。国内如此,国际上许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四是力量强。领导的力量、规划界的力量都集中到了灾区,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技术人员都纷纷来到灾区,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五是规划先行。灾后重建工作强调了要精心编制灾区重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体现了重建工作的科学理性。可以说,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局非常好。但是,除了要充分肯定成绩之外,还要认识到少数干部和规划师思想上存在的偏差,进一步明确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的一些原则,进一步阐明今后的重建策略。概言之,就是问题、方针、策略。
问题
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少数基层干部和规划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理性不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1.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忽视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在一些城镇重建规划的第一稿中,几乎都提出灾后重建要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认为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靠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主导力量在短时间内实现。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目标不能混淆,灾区3年重建总体规划是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而不是其本身。
2.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更要防止某些片面的
编辑: